首页

国产 美脚 fj

时间:2025-05-29 22:30:50 作者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 浏览量:76806

  中新社济南5月29日电 题:博物馆里“画”端午 解锁千年仪式感

  中新社记者 赵晓

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,在2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,“沉淀”了哪些仪式感?

  端午节前夕,中新社记者探访山东博物馆,从古画、年画中寻迹“花样”节俗。

  在文物鉴赏室,山东博物馆书画部研究馆员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只见1米多长的画轴在桌面缓缓铺开,从上至下,蜀葵、菖蒲、石榴花、枇杷、蒜头错落有致地“伸展”,左下方的粽子凸显端午主题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鲍艳囡向记者展示清朝大臣蒋溥所绘的《天中五瑞图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这幅画的核心是避疫驱邪,以‘五瑞’镇‘五毒’。”鲍艳囡介绍,在中国古代,“午”与“五”相通,端午节习俗多与“五”相关。节后湿热,蛇、蜈蚣、蟾蜍等“五毒”活跃,古人便把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等“五瑞”摆于室内或佩戴身上。它们既是祥瑞之物,也能入药防病。

  与蒋溥同时期的书画家薛怀,曾以端午节为主题创作《天中瑞物图》。画中不仅有艾草、蜀葵等端午节风物,还增添引路蝙蝠的形象。“‘蝠’谐音‘福’,画家借此渲染节日氛围,寄托‘福自天来’的美好祝愿。”鲍艳囡说。

  作为传承2000多年的民俗大节,端午节是文人画家笔下的“常客”,也是民间艺人刻印年画所钟爱的题材。据文献记载,早在宋代,中国民间已开始流行端午节悬挂钟馗、张天师画像。这类画像多以木版年画的形式展现。

  钟馗骑驴祛邪魅、张天师挥剑驱“五毒”……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孙芳从馆藏文物中精选6幅端午节主题年画,逐一解读其中内涵。“这幅张天师画像用红色线条勾勒,源于古人认为朱砂红具有驱邪作用。画中题词众多,‘祈福保安’四字点明此画用途。”

  现场展示的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画幅最大,场面壮观,展现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。

5月28日,在山东博物馆,孙芳展示苏州桃花坞年画《端阳喜庆》。中新社记者 赵晓 摄

  “中国南方水多,适合赛龙舟;而北方陆地多,有拉露水等习俗。”孙芳说,端午节是个仪式感拉满的节日,其习俗既有地域性,也具系统性,涵盖祭祀礼仪、饮食文化、体育竞技、卫生保健等各方面。

  在孙芳看来,尽管各地过端午节的形式不一,但思想根源一致,始终围绕“阴阳平衡”的理念,以祈福、保安、驱邪为核心主题。“从深层看,端午习俗与中国古代历法、阴阳五行息息相关,强调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,反映中国人‘天人合一’的哲学观念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白皮书显示:深圳去年个人破产申请以重整申请为主

习近平主席提出三点主张,即坚持创新驱动,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;坚持与时俱进,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;坚持以人为本,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。这三点主张,围绕要走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之路、如何走好经济全球化之路等问题作了深刻有力的回答。我们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,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作用,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。要不断提升“全球南方”的代表性和发言权,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、机会平等、规则平等。要走以人为本、发展更加平衡、机会更加均等的经济全球化之路,让不同国家、不同阶层、不同人群共享发展成果。

习近平在“上海合作组织+”阿斯塔纳峰会上的讲话(全文)

野猪,一种偶蹄目猪科物种,食性广泛、性格凶猛、繁殖力强,栖息于山地、丘陵、荒漠、森林、草地,曾经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变小等原因,处于局部灭绝状态。

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收官 俄罗斯车队选手获个人总成绩第一

  在国家条例基础上,北京优化营商条例重点突出4个北京特色。如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,提出建立京津冀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,推进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联动改革;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;围绕基层社会治理,推进四级政务服务管理机制建设,提高区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政务服务水平;围绕包容普惠的公共服务,提出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发展“互联网+社会服务”,提供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高质量公共服务,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。

何超琼:“多管齐下”推广澳门文旅“金名片”

从2020年正式开放运行,四年多来“中国天眼”发现新脉冲星数量突破900颗,是同时期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数量的3倍多。已有十余篇依托“中国天眼”观测结果撰写的论文在《自然》《科学》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。

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富阳举行

变化始于2014年,这一年嘎拉村开始进行村居环境治理,实施人畜分离。建观景亭、道路硬化,管网入地、绿化亮化,绿色篱笆、瓜果庭院建设……随着环境的改善,嘎拉村桃花美景的名声也越传越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